English

由“灵感”“点子”走向规范

1998-07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匡雁鹏 我有话说

近些年来,在商业界叱咤风云、为商业发展注入无穷活力的策划,在书业界也日益受到关注。不久前,书业界首家选题策划中心在河南郑州正式宣告成立,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等15名各方面专家欣然受聘,成为中心的首批策划顾问,负责主持豫版书年度重点选题的策划、“九五”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及省内骨干出版工程的策划等。作为第一家专职的选题策划中心,它的创立,一开始便引起了书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。

当今的书业界,竞争日趋激烈,而随着印刷、装帧等硬件水平的提高,竞争的焦点逐渐向选题靠拢,河南省图书选题策划中心,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。

在此之前,选题策划也一直存在,一些出版社都设有策划编辑,但从来未形成一个独立的部门,策划人员少,专职的更是寥寥无几。策划活动也极不规范,往往单纯靠一些所谓的“点子”、凭一时的冲动与“灵感”,由此也极大降低了策划的科学性。策划一直处于依附地位,自然也就不可能纳入正常发展轨道,由此使得图书策划的能量一直未能充分释放出来。河南省图书选题策划中心的创立,正是鉴于此种状况,力图提高书业选题策划能量的一个大胆举措,也正因为如此,业内人士才从一开始就给予极大关注。

图书选题策划怎样才能实现“脱胎换骨”、在以往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?应该说,这是一个关系到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。在图书市场上,许多书由于不合读者口味而滞销,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预先的充分策划。而近些年来,图书库存频频告警,客观上与策划的薄弱也不无关系。对此,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明确指出,首要的一步即加强书业调查,使之规范化、科学化,以前的凭灵感或一时冲动根本不叫策划,真正的策划是在充分、周密的市场调查、研究基础上,从宏观的角度科学地把握市场态势之后,结合出版社自身的状况,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选题的开发工作。因此,书业调查的强化,已是迫在眉睫。

因此,组建独立的策划队伍、提高策划班子的整体素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,毕竟,策划还是具体的人来完成的。而在现阶段,策划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信息整合能力。科学策划的第二步其实就是信息反馈与整合,这一点书界以往也重视不够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总编辑缪力强调指出,作为“龙”(出版社)的眼睛的策划人员,必须对图书市场有明晰的洞察力,对市场的信息有极强的分析梳理能力,能及时地依据市场信息作出科学的分析。策划能力的提高,在她看来,是新时期对出版人提出的更高要求。

此外,转变观念、确立科学的策划观极有必要。一段时间以来,人们仅仅视策划为出“点子”,对策划的内容缺乏科学的界定,这无疑也大大削弱了策划的效果。实际上,真正的策划是一个系统的决策过程,策划的内容不仅包括图书特色定位,还包括作者定位,内容定位及读者定位。唯有如此,策划方能称其为到位。

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,出版界过去那种“等米下锅”的格局已被打破,不仅需要顺应市场“找米下锅”,而且要“种稻成米”,而实现这种转变,关键就在于策划。策划活动的独立,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中国出版业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。日后,一个出版社是否有竞争力,用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俞晓群的话来说,主要就反映在策划水平上。进一步来看,中国书业要向科学化、有序化发展,也需要建立科学的、合理的图书选题策划机制。

不过,策划万能也是站不住脚的,正如作家出版社白冰副社长所说,“好书不能光靠策划,也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做一个标新立异的个案。”用安波舜的话来说,“策划仅仅是书业走向市场的表现之一,图书选题手段之一,并不是整个出版社安身立命的百年大计,出版社在注重策划的同时,还得下大力气进行体制改革,不这样就不会有好的策划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